11月23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17、18级全体学生赴富盛镇宋六陵老校址、上旺村等,开展“追寻足音,薪火相传,做一个德学兼修的卓越中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德养成教育实践活动。

在宋六陵老校址,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全面参观了老校址,深入了解学校百年办学历程。从小卖部、宿舍楼、水井、食堂到礼堂、标准学堂、行政楼……在生活条件极度匮乏的时期,学校师生攻坚克难,开创了学校办学历史的辉煌岁月。同学们认真聆听杰出校友在校期间的小故事,深刻感悟前辈们寒窗苦读的学习生涯。


同学们还参观了越城区首批红色教育基地上旺精神陈列馆。上世纪50年代,上旺村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以“八把山锄创大业”的革命精神,开荒种茶,改溪造田,治理穷山恶水,改造自然环境。同学们仔细观看、认真聆听王金友等一批实干标杆的奋斗事迹,还观看了“上旺事迹宣教片”,并实地参观了当时的集体住房“十三排”和“知青屋”。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更会牢牢将自身的师德养成与“修德求真”校训、追求卓越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以自己实际表现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紧紧围绕“立体化全过程全方位”的师德养成教育体系建设,注重加强学生师德养成熏陶,通过始业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实践载体,参观校史展览馆、攒宫宋六陵老校区,追寻学校百年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助力学生成为德学兼修的卓越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