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7
日
上午,温州大学教务处处长、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施晓秋教授来我校做题为《需求导向、学生中心、产学联动、持续改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报告,教务处相关人员、十三五优势专业负责人、相关教学院长及教师聆听了报告。

施
教授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要素出发,阐述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强调了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并且从培养目标确立、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指导与服务、教师教学发展7方面详细介绍了温州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施
教授认为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该对接需求,恰当定位,必须具有完整性、综合性、可识别性、可操作性和延展性;制定培养方案时应该制定可测量、可操作的培养标准,要保证行业、企业专家的有效参与,建立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实践与创新教学体系;要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要强化资源保障、加强质量监控并持续改进;要以社团为载体,建立学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关注教师教学发展、加强教师教学投入。
施
教授最后认为,专业建设是系统工程,只有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质量立足,产教融合,持续改进,才能强化专业的适应力、竞争力、发展力。
讲座结束后,
施
教授与在座教师就相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