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同在一片蓝天下———我的班主任礼记
浙江省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
徐 乐
我曾经碰到过了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孩子,因为一个班级四十个孩子就有十几个省份,两个自治区,四川话,广东话,山东话,南腔北调什么话都有,这群孩子随着父母来到绍兴这个陌生的城市,他们的父母为绍兴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市政府要求我们学校无条件地接纳这些孩子,并且善待他们。
开学的第一天,班级中坐着大大小小的一群孩子,后来问了一下原来年龄也是参差不齐,最大的11岁,最小的6岁。因为对环境的不熟悉,再加上小朋友之间也是陌生的缘故,教室里是我接新班以来最安静的一届,他们都静静地坐在教室里,惶恐自己的一声大叫或者一个闪失就失去了这个十分难得的读书机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那一双双眼睛,以前在海报里看见过那个希望工程的“大眼妹妹”今天在我的眼前居然也同样的出现了,那是一种殷切的,渴望的,又有点无助的眼神,
接下来,我成了他们的班主任,他们成了我的学生,发生在我们之间的故事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一年级的语文首先是教学拼音。这个教学内容可实实在在给我出了个难题。以前教的学生都是本地孩子,都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拼音是小菜一碟,可是现在的学生来自天南地北,说什么话都有,而且基本上都没有上过幼儿园。上拼音的时候,我真的可以用“乡音难改”来形容。江西的,湖南的,四川的小朋友,N与L就是读不清楚,拿苹果叫拉苹果,牛奶叫牛来,我一遍一遍地教他们还是读不准,拿苹果还是拉苹果,牛奶还是牛来,怎么办呢,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两个月教学下来,现状还是不能改变。有一天我突然顿悟了:这些孩子从小没有很好的启蒙,没有很好的学习环境,导致他们始终停留在那种蒙昧的状态,现在他们来到了绍兴,作为他们现在的老师,我们只有耐心地教育他们,平等地看待他们,细心地爱护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慢慢地被这个环境所吸纳,所接受,所同化,那时候他们会跟我们本地的孩子一样,顺顺口口地说“拿苹果,牛奶”。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当然这其中包含着我们老师对这些外来务工子弟深深的爱。
慢慢地,我跟这群孩子之间熟悉起来,知道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知道了他们能在这样宽敞明朗的教室里学习的欣喜,知道了他们能有这样的求学机会的珍惜,同样也知道了他们生活的窘迫,以及他们父母创造生活的艰辛。一天中午,吃午饭的时候,班上一个小个儿的女孩子靠在桌上,我走过去发现小孩脸色通红,精神萎靡,我知道她一定感冒了,我倒了点温开水先让她喝下去,想给她妈妈打电话接去看病,小孩说妈妈没电话,但是可以打房主家的电话,因为她们租了他家的车棚住。一会儿一个中年妇女来到了我的面前,怎样形容她呢,含辛茹苦,饱经风霜,典型的民工妇女。我给她讲了讲小孩的具体情况,希望她能给孩子去看病。那个妈妈突然在我面前双手相搓,面露难色,磨磨蹭蹭起来。女孩妈妈说小孩的父亲在工地里做小工,她在她们住的小区里扫垃圾,要养两个孩子,每月还要往老家寄一部分钱去,天天都是精打细算,到了月底还是钱不够,现在她身上只有二十几块钱。我连忙拿出一百元给她,让她先给孩子看病去。女孩的妈妈走到学校的传达室又折回来跟我说:“老师,等我有了钱会还给你的。”
这件事情一恍就过去了数个月,办公室有事没事的时候,有些老师还会开玩笑地说:“看来,你的一百元大钞打水漂了。”我说:“大不了捐希望工程了。”其实我真的没放在心上,至少这个一百元用在了该用的上面。可是一天快放学的时候,那个女人又来了,一看见我就笑嘻嘻地说:“老师,我来还钱了,让您等久了吧。”然后她把几张皱巴巴的十元钱摊在我的桌上,而脸上呈现出十分淳朴的笑容,我看着她,深深地对她说声:“谢谢”。
当然,在跟这群孩子,家长接触当中,总也会有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第二学期的3月12号到了,学校安排的主题班会是“班级绿化”,当时我心里这样想着:按照我们班学生的经济状况不会有几盆。可到了第二天早上,我进教室的时候,简直惊呆了,我们的班级就像花的海洋,太漂亮了,我都快沉醉在这其中了,但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心中充满了疑问,问道:“小朋友们这些花是从哪里来的呢,能不能告诉老师啊?”没有人回答我,我知道出问题了。那到底这些花从哪里来的呢,我要查出答案来。傍晚回家的时候,我故意把班上一个比较老实的学生留了下来,他知道我要问他的事情,脸一下子红了起来了,“老师,这些花其实,其实......”小男孩的脸更加红了。“老师这些花其实都是城南大桥上拿的,有些小朋友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从城市广场上拿来的。”谁是昨天傍晚就拿好的,谁是今天早上才去拿的,谁拿了两盆,谁拿了几盆,小男孩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后真的让我哭笑不得,原来我们班的这些花都是“赃物”啊。天那,让我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家长那边直接又不好说,又要想出一个法儿既教育孩子又教育家长,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吃晚饭的时候我也想着这件事情,终于计从心生,班上大约有三十几盆花,我打印了相同数量的小标语,上面写上了:让小花回家吧!然后贴在每个花盆边上。第二天的傍晚,让小朋友把拿来的花招领回去,当家长看见这些标语后,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了,也避免了一些尴尬。我不知道这个做法有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第二天早上我又问了小朋友们,这一次可是争先恐后了,有的说晚上就去还了,有的说早上爸爸妈妈一定会去还,看着他们稚嫩纯真的小脸,我也开心地笑了。看来我的用心良苦还是有作用的。
教书十六载,也做了十六年的班主任,走过的路上有欢笑有悲伤,但是跟这些外来务工子弟接触的一年时光,将会在我整个教书生涯中留下色彩迤逦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