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读了林妙真老师所著的《心,是最好的老师——我的教育故事》一书,尤爱书中作者以摆渡人自比,直言:“摆渡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绵薄的,但我愿意把这些杂碎的教育故事记录下来,或许分享的人能与我产生共鸣,能明白教育的真正价值。”
小学六年的光阴,滴水可穿石,朽木可发芽。这确需要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巴尔扎克曾说:“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精心播下的种子,迟早也会在孩子的心田上发芽的,有一天甚至会长成参天大树。
一、传授知识
小学教育,应是一种从头开始的学习成长过程。从拼音数字教起,一遍遍,一回回,手把手,直到学生能独立、完整地阅读一本故事书,能做一篇知识点众多的阅读文章。那是一块播撒种子的试验田,一个终身习惯养成的渐变性过程,一个硕果累累的毕业班。这一阶段知识的传授,虽不能使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但可让他们拥有气自华的资格,成为更出色的自己。
二、爱与责任
晋代葛洪有言:“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对于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学生,爱与责任,缺一不可。教师理应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人性的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知的好奇与热情。
学生是聪明的,只是还不曾受过约束;是单纯的,但是必须受教育这个熔炉的修炼;是率性的,只是学校会一天天剪掉他们身上的任性与张扬。在教师饱含爱和责任的带领下,学生除了接受知识、礼仪、品格、修养外,还应较多地保有自己的天性,比如善,比如爱,比如诚。这都需要教师的引领、指导。
三、教学速度
在教育中,应该找到学生自己的速度,急不得,也缓不得。作者在教育生涯中曾遇一位名为淇的自闭症学生,她以“牵着蜗牛去散步”为喻,放慢步伐,蹲下身子,注视、等待、陪伴学生。过于焦虑急躁,缺乏足够的宽容,妄想一只蜗牛与兔子并肩奔跑,那确是异想天开。不妨,慢慢来,总有一天,这只蜗牛也会爬到自己的彼岸,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四、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师者应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课堂上授予的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逐渐淡忘,但良好的行为及思想可能会像种子一样潜入孩子的骨髓里,陪伴终生,甚至影响社会。
鉴于学生乱放东西,作者安排了一节“整理收纳课”,让学生懂得条理有序的生活节奏才能提高效率,得心应手。鉴于学生不主动打招呼,作者组织了一次如何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明白“每个个体不是单一的,与周边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让自己像鱼一样游弋于这个关系网,关键是会不会恰到好处地说礼貌用语。”自然,当"你好""再见"的问候语成为每位孩子的生活常态时,当孩子懂得善待身边每个人时,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和谐、温情的世界。
五、教学相长
杜兰特有言:“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者,高高在上的圣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勇于认错,不断提高。师为人范,做老师易,为人师表难。尊重是和谐的前提。舍得放下身段,设身处地,尊重对方,这样才能赢得学生们的认可。在孩子明澈的眼睛里,老师犹如一面明镜,映射自己的同时,也反照着他们。所以师者要谨言慎行,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孩子们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那杆纯洁之秤默默地衡量你的品行,掂量着你的分量。老师值不值得孩子尊重,关键在于有没有真心实意地尊重孩子。可谓教学相长罢,师者更应端正自己的品行,为学生作出表帅。
为人师者,但愿能给孩子们的初始之路撒下更饱满的种子,给予更多的耕耘和照管,相信花季来临,十里蓝山,姹紫嫣红,花海荡漾,芳香袭人。